• 注册
  • 查看作者
  • 急救第一篇–心肺复苏

    先问问大家急救重不重要?

    故事发生在2004年4月8日晚6点30分,54岁的爱立信(中国)公司总裁、曾是瑞典皇家空军预备军官的瑞典人杨迈先生因心脏病猝死在公司前台,当时是下班时间,他身边围了好多人,但没人救他,等医生到了的时候,人已经死了。为什么没人救?因为在场的人都不会急救知识,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救! 急救第一篇–心肺复苏

    从医学上来说,对于突发猝死,在刚开始的4分钟内,如果有人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对抢救生命至关重要,这是挽救生命最关键的“黄金4分钟”。

    脑组织比任何器官都更怕缺氧,对缺氧最为敏感。脑组织对于缺血、缺氧的时间则不能以小时计算,而是以分秒来计算。
    通常,患者发生心搏骤停后,按时间顺序可表现为:
    急救第一篇–心肺复苏
    如果心跳、呼吸停止的时间超过了4~6分钟,脑组织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就算人救活了,也难免留下后遗症,最轻的后遗症是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最严重的后遗症是变成植物人。当然还有介于二者之间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留下永久性的遗憾。如果心跳、呼吸停止的时间超过10分钟,则会发生脑死亡,人就无可挽救了。

    急救第一篇–心肺复苏

    因此,必须要抢在4~6分钟之内开始进行抢救。抢救开始得越早,复苏成功率就越高,后遗症就越少。每延误1分钟,抢救成功率则下降10%。

    心肺复苏(CPR)是指为恢复心搏骤停患者的自主循环、呼吸和脑功能所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徒手操作、药物抢救以及相关仪器(如AED)的使用等。

    急救第一篇–心肺复苏

    第一步 评估现场环境的安全性

    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去除现场危险因素(如触电情况下应先切断电源),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进行施救,尽量减少对患者的移动。

    第二步 判断伤者有无意识和呼吸

    轻拍伤病者双肩,同时分别于伤病者两耳侧呼喊先生(女士)你怎么了,判断其是否有意识。

    第三步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若伤病者无反应,高声呼救“快来人啊,有人晕倒啦!”指定某人拨打120,指定另一人找除颤仪(AED),叫会急救的人协助救援。拨打急救电话时需要说清楚事项。性别,大约年龄、当前状况,采取措施,事故地周边状况,详细地址等等。

    第四步 将伤者放至复苏体位

    翻转伤病者至仰卧平躺,解开外衣查看其胸廓有无呼吸起伏。若无起伏,则判定其无意识无呼吸,需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1.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然后将其两个上肢向上伸直,将远侧的腿搭在近侧的腿上。
    急救第一篇–心肺复苏
    2.患者的头、颈、腰、髋几个部位必须在一条轴线上,避免身体扭曲、弯曲。
    急救第一篇–心肺复苏
    3.一只手固定住患者后脖子部位,另一只手固定在远侧腋窝部位,用力将其整体翻动成仰卧位。
    急救第一篇–心肺复苏
    4.患者的头不能高过胸部,不能在头下垫东西。
    急救第一篇–心肺复苏
    患者仰卧的地面要坚实,不能是软床、沙发一类的,否则之后按压时,深度不够,心脏的排血量会减少。

    第五步 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是心肺复苏操作中最重要的环节,能够帮助人体重建循环。如果操作正确,可以让心脏的排血量达到正常时的25%~30%,脑血流量可达到正常时的30%。
    首先,施救者跪在伤者身体的一侧,两膝分开,与肩同宽,且自己的身体要正对伤者的乳头部位。以自己的髋关节为轴,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和肩部、双臂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伤者的胸骨。注意!两个手臂要一直保持伸直状态,在按压的时候,手臂要垂直于地面,斜着、歪着、弯着,都不对,而且身体不能晃动,这是保证按压有效的条件之一。
    急救第一篇–心肺复苏
    其次,按压部位的选择很重要,原则上是要选择患者胸骨的下半部。将一只手掌根部放在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不能偏了,中指压在远侧的乳头上,然后用另一只手重叠地放在上面,手掌根重合,十指交叉相扣,保证手掌的根部在胸骨正中的位置。在按压的过程中,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防止按压位置发生移动。
    急救第一篇–心肺复苏
    按压到什么程度才有效呢?
    按压深度为5~6厘米,或使胸壁厚度下陷1/3,以能触摸到颈动脉搏动最为理想。
    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按压过程中,放松时要确保手掌根部不离开患者胸壁,让患者的胸壁完全回弹,否则回心血量减少,影响复苏效果。
    第六步 开放气道
    为何要做这一步?因为人在意识丧失尤其是心跳停止后,全身的肌张力会下降,咽喉部及舌头部位肌肉的肌张力同样也会下降,舌头会后坠,很可能造成气道阻塞,阻碍呼吸。

    急救第一篇–心肺复苏

    如何开放气道呢?用“压额提颏法”:将一只手的小鱼际部位放在伤者的前额上,向下压,而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伤者颏部的骨性部分,然后向上提,让其颏部和下颌部抬起来,头往后仰,同时耳垂与下颌角的连线与患者仰卧的平面垂直(也就是鼻孔朝向正上方),这样,气道就开放了。
    第七步 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
    打开气道后,用食指和中指捏住患者双侧的鼻翼,并用自己的嘴严密包绕患者的嘴,向患者肺里面连续吹气2次。
    急救第一篇–心肺复苏
    每次吹完后,侧头换一下气,并松开捏着鼻翼的手指,然后再进行第2次吹气。每次吹气持续1秒钟,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吹得太大,见到患者胸部明显起伏即可,否则很容易导致患者胃部膨胀、压力增高,压迫肺,使得肺通气减少,还可能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到口腔,导致气道阻塞。
    急救第一篇–心肺复苏
    通常,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吹气有一个比例,为30∶2,也就是每做30次的按压,就要做2次口对口的吹气。这是一个循环,直到做到AED可以马上使用,或者急救人员接替。另外,5个循环(约2分钟)后,检查一次患者的脉搏(颈动脉:转动脖子时,会有一块明显的肌肉从耳旁到胸骨处,即胸锁乳突肌,在这块肌肉内侧,可以明显摸到颈动脉的搏动。一手食指、中指横放在甲状软骨上,向一侧滑动到胸锁乳突肌前缘,即颈动脉位置),如果有搏动,说明心跳恢复,停止按压,如果没有恢复搏动,继续按压,并在之后的每5分钟检查一次脉搏。

    急救第一篇–心肺复苏

    需要注意的是,婴儿发育还不成熟,其心肺复苏与成人有较大差异,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注意。
    判断婴儿意识是否存在,可采用刺激婴儿足底的方法。
    急救第一篇–心肺复苏
    判断婴儿有无心跳,可以触摸婴儿的肱动脉。
    急救第一篇–心肺复苏
    也可以通过触摸婴儿股动脉来判断其有无心跳。
    急救第一篇–心肺复苏
    按压的位置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的正下方,通常采用双指按压,将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指尖垂直向下按,按压深度为婴儿胸壁厚度的1/3,每分钟100~120次。
    急救第一篇–心肺复苏
    另外,婴儿开放气道时,下颌角和耳垂的连线与婴儿仰卧的平面呈30 °即可。吹气时,看到胸廓有起伏就可以了。
    急救第一篇–心肺复苏
    新生儿心搏骤停的复苏顺序为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的ABC顺序。说起来,心肺复苏的内容不少,但我们可以把心肺复苏的重点归纳为“心肺复苏四部曲”:判断—打120—按压—除颤。
    目前,对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由于缺少AED设备,只能够做到“三部曲”,甚至绝大多数人只能做到“两部曲”。下一个猝死的人,或许就是你、我,或许就是我们的亲人,希望“两部曲”能变成“三部曲”,甚至“四部曲”。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在您手中。学会心肺复苏,挽救宝贵生命。

    成人、儿童及婴儿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比较

    急救第一篇–心肺复苏

     

  • 0
  • 0
  • 0
  • 9.4k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游戏区
  • 任务
  • 小程序码    公众号 小程序&公众号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